[单选题]药物流产时首先服用的药物是
A. 孕激素
B. 雌激素
C. 他莫昔芬(三苯氧胺)
D. 米非司酮
E. 克罗米酚
[单选题]参与DNA转录的酶是
A. DNA聚合酶
B. 核酶(ribozyme)
C. RNA聚合酶
D.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
E. DNA连接酶
正确答案 :C
解析:主要考核考生对参与DNA转录的酶的理解及区分其他酶的作用。参与DNA转录的是RNA聚合酶,以合成RNA。而DNA聚合酶是参与DNA合成;DNA连接酶是在DNA复制过程中连接冈崎片段;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,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;核酶主要催化RNA的水解。本题的准确答案是C。
[单选题]风湿热的好发年龄是
A. 3岁以下
B. 4~5岁
C. 5~15岁
D. 青春期
E. 成年人
正确答案 :C
解析:风湿热的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,最常见为5~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,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为少见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以冬春季多见,无性别差异。
[单选题]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FAB分型中不包括
A. 难治性贫血
B.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
C.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
D.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
E.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
正确答案 :D
解析:1982年FAB协作组提出以形态学为基础的FAB标准,主要根据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病态造血、特别是原始细胞比例、环形铁粒幼细胞数、Auer小体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,将MDS分为5型:难治性贫血(refractoryanemia,RA)、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(RAwithringedsideroblasts,RAS)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(RAwithexcessblasts,RAEB)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(RAEBintransformation,RAEB-t)、慢性粒-单核细胞白血病(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,CMML)。
[单选题]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荨麻疹者常见于
A. 过敏性紫癜
B. 再生障碍性贫血
C. 激素性紫癜
D. 溶血性贫血
E.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
正确答案 :A
解析:过敏性紫癜是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,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,常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癜,并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、荨麻疹等其他变态反应表现。B、C、D、E等虽亦可引起双下肢对称性紫癜,但多无荨麻疹。故选A。
[单选题]下列关于结肠患者术前准备的叙述,错误的
A. 术前2日进流食
B. 口服肠道抗生素和泻剂
C. 抗肿瘤药物灌肠
D. 术前12~24小时行肠道灌洗
E. 术前一天服用甲硝唑0.4g,一日三次
正确答案 :C
解析:结肠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,其术前准备非常重要,目的是使肠道空虚清洁,尽量减少肠腔内细菌数量,防止术后感染,应在术前2~3天开始口服肠道抗生素和泻剂(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2000--3000ml),术前12~24小时及手术当天清晨行清洁灌肠或结肠清洗,术前一天服用甲硝唑0.4g,一日三次。术前不用抗肿瘤药物灌肠,也不是常规的肠道术前准备方法(术中可在扎闭的、肿瘤所在的肠袢肠腔内,给以稀释的抗癌化学药物,然后再切除肠袢)。14.D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,约72%的病人体温超过37℃,41%高于38℃。术后发热包括感染性发热、非感染性发热两种:后者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(分别平均在术后1.4天和2.7天)。本例为直肠癌根治术后第1天,突发寒战高热,体温高达39℃,最可能为非感染性因素所致的发热,如输液反应。其他术后发热原因如伤口感染多发生于术后3~5天;术后肺炎多于术后3天发病;腹腔感染一般发生较晚,不会于术后第1天出现。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原因:手术时间过长(>2h)、广泛组织损伤、术中输血、药物过敏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