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[单选题]输注即时半衰期
A. 系指药物输注期间,任一时刻停药时,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
B. 在多房室模型中,药物的输注即时半衰期的时间是一恒值
C. 药物的消除半衰期长,输注即时半衰期也长
D. 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短,输注即时半衰期也短
E. 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有明显相关性
2. [单选题]氮介类肿瘤化疗药,例如环磷酰胺最主要的常见副作用是
A. 恶心、呕吐
B. 毛发脱落
C. 骨髓抑制
D. 局部刺激
E. 听力下降
3. [单选题]有关妊娠合并左向右分流(非发绀)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自然分娩或剖宫产麻醉处理措施,错误的说法是
A. 自然分娩时,尽早启动硬膜外或其他镇痛方法,以免疼痛应激引起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
B. 无痛分娩或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方式优于腰麻
C. 胎儿娩出前可大量输入胶体液进行扩容
D. 产妇应持续吸氧治疗
E. 胎儿娩出即刻是对产妇心血管功能的最大考验
4. [单选题]下列哪一项不是吸烟对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的影响
A. 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加,使支气管收缩痉挛
B. 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
C. 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,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
D. 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,黏膜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
E. 支气管黏膜充血、水肿、黏液积聚,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弱,均易引起感染
5. [单选题]医学行为是否有利于病人病情的缓解、治疗和康复是( )
A. 医德评价的经济标准
B. 医德评价的科学标准
C. 医德评价的社会标准
D. 医德评价的人文标准
E. 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
6. [单选题]哪些部门参与组织制定了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》?
A. 卫生部医政司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
B.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卫生部主管部门
C. 卫生部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
D. 卫生部医政司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
7. [单选题]下列有关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描述中,错误的是
A. 可出现HELLP综合征
B. 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
C. 常规监测同时可能还需进行ABP、CVP、TOF等监测
D. 需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再行麻醉手术
E. 区域麻醉优于全身麻醉
8. [单选题]25岁男性,餐后从上腹部至脐部受到穿透伤。皮肤湿冷,大汗淋漓。血压74/40mmHg,脉搏130次/分,腹胀,明显肌紧张。下列哪项处理是当前最适合的
A. 腹部CT
B. 腹腔镜
C. 剖腹探查
D. 局部伤口探查
E. 抗感染治疗
9. [单选题]以下哪项不是引起手术过程中高血压的原因
A. 高碳酸血症
B. 快速输液
C. 低温寒战
D. 加深肌松
E. 腹腔探查
10. [单选题]关于老年人麻醉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
A. 神经阻滞较年轻人效果好
B. 对镇静催眠药敏感
C. 麻醉性镇痛药应减量
D. 由于呼吸功能减退,尽可能避免全身麻醉
E. 椎管内麻醉时,局麻药在椎管内扩散较广
11. [单选题]以下叙述错误的是
A. 吸入浓度越高肺泡内麻醉药浓度上升越快
B. 同时吸入两种浓度的气体,高浓度气体比单用时肺泡内浓度上升快
C. 血气分配系数系指吸入麻醉药浓度在血气两相中达到平衡时的比值
D. 分配系数小者,诱导、苏醒都快
E. 提高每分通气量,肺泡内吸入麻醉药浓度上升快
12. [单选题]关于尺神经叙述正确的是
A. 经肱内上髁前方至前臂
B. 发出肌支支配大部分臂肌前群
C. 发出肌支支配全部蚓状肌
D. 发出肌支支配小鱼际肌
E. 发出肌支支配桡侧腕屈肌
13. [单选题]以下哪一项可以增加冠脉血流
A. 动脉舒张压降低
B. PCWP升高
C. 心率增快
D. 缺氧
E. 去甲肾上腺素
14. [单选题]下列哪项不是神经-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特点
A. 1:1传递
B. 单向传递
C. 时间延迟
D. 对内环境变化和药物敏感
E. 不易疲劳
15. [单选题]“医学科学规律,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,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、合理性”这是( )执业的重要行为规范
A. 药学技术人员
B. 医技人员
C. 医师
D. 护士
E. 管理人员
16. [单选题]硫喷妥钠一般很少用于
A. 麻醉诱导
B. 麻醉维持
C. 基础麻醉
D. 抗惊厥
E. 脑保护
17. [单选题]目前临床上监测心肌缺血最敏感和准确的手段是
A. 心电图监测
B. 肺动脉压楔压
C. 中心静脉压
D. 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
E. 心肌酶测定
18. [单选题]下列处理麻醉恢复期通气不足的方法中最安全的是
A. 继续机械通气
B. 坚持自主呼吸
C. 多沙普仑促醒
D. 肌松药作用拮抗
E. 给予镇静药
19. [单选题]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占
A. 90%
B. 80%
C. 70%
D. 60%
E. 50%
20. [单选题]恶性高热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是
A. 心率增快
B. 颜面潮红、大汗
C. 体温升高及呼吸末二氧化碳急剧升高
D. 有诱发因素
E. 血压升高